新规出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评选工作全面规范化 2025年评选正式启动
鲁网5月15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敬老爱老助老评选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根据《办法》要求,2025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工作已于5月13日正式启动,这是新规出台后的首次全国性评选。
顶层设计强化规范管理
《办法》作为指导评选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系统整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法规要求,明确规定评选周期为每三年一届,设全国"敬老文明号"不超过1300个、"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不超过2000名。新规首次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不得评选副司局级以上单位及干部、县级以上党委或政府,县处级干部比例控制在20%以内,并严禁向参评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
评选机制突出基层导向
2025年评选工作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明确要求基层单位和公共服务窗口单位占"敬老文明号"申报总数的70%以上,普通群众占"模范人物"申报总数的60%以上。评选范围涵盖涉老部门、为老服务组织、公共服务窗口等八大领域,特别新增"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等创新领域。个人参评者需满足承担家庭养老责任或热心老龄事业两大核心条件。
全流程监管保障公信力
评选程序严格执行"双公示"制度,要求候选对象所在单位和省级老龄办分别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建立多部门联审机制,涉及企业和负责人的需征求生态环境、税务等七部门意见,社会组织需经登记管理机关审核。新规还设立动态管理机制,明确对违法违纪或弄虚作假的表彰对象将撤销荣誉并收回牌匾证书。
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依托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本次评选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参评单位可通过平台提交电子材料,平台同步提供无障碍阅读、长者版界面等适老化服务。评选结果将于重阳节前后通过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官网公布,并开展"传统媒体+新媒体"立体化宣传。
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龄办已启动推荐工作,申报材料须于7月31日前提交至评选委员会。此次评选将作为检验新规实施成效的重要实践,为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