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老朋友的专属安全指南请收好

2025-09-28 16:12:1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28日讯 中秋逢国庆,万家团圆时。随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加,聚餐、出游频繁,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需要格外关注健康安全。结合近期各地发布的官方提示,为老年群体整理出一份专属假期健康安全指南。

  慢性病管理:维持日常规律是关键

  假日期间,生活节奏容易被打乱,但老年人群的慢性病管理不能松懈。

  坚持规律用药是首要原则。外出游玩或走亲访友时,仍需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并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建议随身携带应急药品和写有病史、紧急联系人信息的卡片。

  初秋昼夜温差可达5-10℃,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下降,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保持每天7-8小时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长时间打牌久坐。

  饮食安全:月饼食用宜浅尝辄止

  节日美食诱人,但老年人在饮食上需要格外注意。

  月饼食用要控制量。大部分月饼高糖高油,三高人群及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建议每天不超过半块,分次食用,搭配普洱茶、山楂茶助消化。

  聚餐时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饮单位,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居家处理食材时,生熟砧板、刀具分开,剩菜需在2小时内冷藏,食用前加热至中心温度75℃以上。

  出行防护:舒适安全放首位

  对于有计划出游的老年人,做好充分准备是畅享旅程的基础。

  出行装备要以舒适为重。准备宽松的长衣长裤,穿一双硬底胶质的防滑鞋和契合度良好的棉袜。有登山计划的老人最好带一副登山手杖,减轻登山压力。

  行程安排宜松不宜紧。旅行日程量力而行,每日活动量不宜过大,游览时步行宜缓,循序渐进,走走停停,随时休息。避免参与悬崖栈道、漂流等对心脏和血压冲击大的项目。

  出行时最好与家人朋友结伴,选择正规旅行团和适合自己的旅行路线。

  传染病预防:双节期间不可忽视

  假期人员流动频繁,传染病传播风险随之上升。

  防范呼吸道疾病。在高铁、景区等密闭场所应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可提前接种流感疫苗,提升防护能力。

  警惕虫媒传染病。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在部分地区仍有传播风险。前往公园、山区等地区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有效的驱蚊产品。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容器,安装纱门纱窗。

  应急准备:有备无患保平安

  随身药品准备要充足。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外出游玩期间,除了长期口服药,还应带上常用应急药物,如冠心病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及感冒、腹泻、止痛等应急药物。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停止出游或团聚活动,居家休息并及时就医。就医时需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

  老年人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希望这些提示助您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双节假期。

附:了解常见“坑老”套路

  套路一:299元特价团,说走就走

 

  真相:低价是诱饵,本质是购物团。行程中充斥大量购物点,通过话术施压、道德绑架等方式强制或者诱导消费。所购商品常常质次价高。游客实际花费远超团费,且权益受损后难以维权。

 

  套路二:合同只是形式,签不签无所谓

 

  真相:合同是维权的重要法律凭证。务必仔细阅读行程、费用、购物安排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对模糊内容必须当场提出并且修改。口头承诺无效,一切以书面合同为准,避免事后争议无据。

 

  套路三:承诺“绝不强制购物”的团,肯定靠谱

 

  真相:即便承诺“不强制”,仍需警惕“软性诱导”。部分商家会与购物点配合,通过封闭式推销、打亲情牌、夸大宣传等方式,针对性地向老年人兜售高价保健品、收藏品、房产等。这些产品往往价格虚高、品质难保,最终可能导致财产损失。选择正规旅行社并仔细核实行程安排至关重要。

 

  套路四:免费“养生一日游”,掌握养生秘诀

 

  真相:实则是针对老人的推销骗局。骗子以免费接送+免费体验做饵,现场“专家”洗脑,把成本几十元的保健品卖到几千元。

 

  套路五:“中奖免费游”先交“保险金”

 

  真相:看似“中奖”,实则诈骗。骗子冒充旅行社电话通知中了“豪华七日游”,抓住部分老人“贪小便宜”的心理,先许诺豪华出游,后要求缴纳数千元手续费或保证金,一旦得逞,立马失联。

 

  套路六:景区扫码支付,方便快捷金额自选

 

  真相:景区骗子专盯老年人下手。面对景区内可疑人员要求扫码、支付等都要格外警惕,一不小心被骗子盯上就会被骗得血本无归。出行时尽量关闭“免密支付”,限制交易金额,不点击不明链接或扫不明二维码。

责任编辑:福星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