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青州:下好中医药产业发展“一盘大棋”
在山东潍坊青州市的山水博康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中药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整理黄芪田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在山东博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饮片加工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将新鲜药材分拣、烘干、切片,制成饮片……

2022年,青州市抢抓中医药发展机遇,将中医药产业列为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构建全域一体、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发展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体系。通过下好中医药产业发展“一盘大棋”,青州中医药产业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中医药相关企业发展到20余家,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成为青州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核心引擎。
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青州市搭建起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财政预算中单列中医药事业费,逐年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资金投入;利用每年市财政50万元的中医药专项培训经费,开展中医药人才培训……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政策不断释放利好。
青州市大力推动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青州山楂”“青州全蝎”成功入选道地药材“鲁十味”,山水山楂、丹参两处种植园区入选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园区培育单位。在种植模式上不断创新,青州仰天山引种长白山人参获得成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青州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山楂、大姜、杜仲、玉竹等多种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格局,为中医药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青州中医药产业门类齐全,除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医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均有布局,且努力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青州不断加大中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校地合作”,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教学实践基地落户青州;积极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尧王制药、博康中药等企业进行校园招聘,目前已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2处,促成技术成果转化3项。

青州市还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构建全产业链生态。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深耕中药研发30余年,完成600余种药材的工艺质量研究,其智慧中药房实现处方处理全流程自动化,让传统中药“喝”出科技感。青州支持山东精诚医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升级制药设备生产线,培育潍坊诺达药业有限公司等新兴领域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联动”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不断延伸和强化中医药产业链。
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多元化发展,青州市积极拓展“中医药+”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在“中医药+健康食品”方面,推动皇尊山楂酒等企业研发药食同源产品,并开展“百味千膳进万家”活动,培育打造“药膳街区”,让中医药融入百姓日常饮食。在“中医药+健康养老”领域,青州打造以东篱居、长庚养生园等为代表的中医药特色康养机构,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养生保健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青州市中医院入选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创建单位,青州市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同时,青州市还充分发挥自身文旅资源优势,依托仰天山、南湖康养小镇、黄金观光大道等特色“打卡地”,打造“中医药+康养文旅”特色旅游新格局。青州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3处中医药文化展示馆,通过展示中医药历史文物、传统诊疗器具等,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开设“身边的名中医”等中医宣传专栏,举办夏日“中医药夜市”等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乡镇,提高了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王志 郑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