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养老新变化:家门口享优质服务,晚年生活更安心

2025-11-08 10:46:2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7日讯 养老是每个家庭关心的“心头事”。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1月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养老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医养结合机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

  服务送到“家门口”,养老更方便

  山东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县、乡、村、家庭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据山东省民政厅厅长庄严介绍,在县级层面,每县均建有1处200张床位以上、以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要功能的县级敬老院;在乡镇(街道)层面,发展具备日间照料、长期托养、居家照护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并实现镇街全覆盖;在社区(村)层面,因地制宜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食堂,全省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建设“家庭养老床位”8.6万张。

  普惠政策实实在在,老人得实惠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普惠养老机构认定办法,全省已认定普惠养老机构1631家,每年为老年人节省开支约5亿元。山东省民政厅厅长庄严表示,山东及时发布并动态调整《山东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覆盖国家所有项目基础上,新增“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家庭养老支持服务”等12项“山东特色”项目。

  今年,山东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3个试点省份,截至目前已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33.5万张。同时,山东创新开展"五床联动"省域试点,有效打通养老、医疗、家庭之间的服务转介,实现老年人住院治疗、康复护理、稳定期照料和安宁疗护的有效衔接。

  特殊老人受关爱,保障更有力

  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山东扎实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投入3亿元、改造15.8万户,有力提升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在全国率先开展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有效保障了困难失能老年人“愿进全进”“应养尽养”。

  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建武介绍,山东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指导16市全部建立高龄津贴发放制度。广泛开展“暖心到家”服务项目,分级分类开展老年人探访关爱,惠及89.2万老年人。此外,山东省民政厅聚焦失能老年人服务需求重点发力,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达1125家,数量稳居全国首位;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76.4%,超出国家“十四五”目标21个百分点。

  晚年生活有品质,未来更可期

  山东省积极整合资源,鼓励养老机构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培育发展连锁化养老机构130余家,推动专业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延伸。烟台市创新建成医养康一体化老年康复医院,创建1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山东省民政厅厅长庄严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面向“十五五”,山东民政系统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努力让广大老年人享受到更专业、更便捷、更优质的养老服务。(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