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全面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2025-05-19 11:31:1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19日讯 近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老龄协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民发〔2025〕26号),提出通过完善风险预警、纠纷化解、司法保障等全链条工作机制,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聚焦风险防范 筑牢权益保护屏障

  《意见》明确,将加强涉老领域风险源头治理,重点针对养老消费、赡养继承、金融理财、保健养生等纠纷高发领域开展普法宣传与专项治理。通过"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提升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同时推动社区、养老机构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权益保护宣传活动,营造尊老护老社会氛围。

  畅通维权渠道 强化司法服务保障

  文件要求整合12368诉讼服务热线、12309检察服务热线与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资源,建立涉老诉求全流程响应机制。对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的老年人,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可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机关将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立案、在线诉讼等便利服务,并允许陪护人员协助出庭。检察机关将重点在反诈、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开展公益诉讼,支持追索赡养费等弱势群体案件。

  加大法律援助 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司法行政部门将优化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布局,对受侵害老年人免除法律援助经济审查,将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群体纳入援助范围。鼓励律师、公证员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组建专业化老年维权队伍。各地将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定期研判突出问题,对侵害老年人财产、人身权利等犯罪行为依法从严打击。

  该《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需压实老龄工作责任,探索建立乡镇(街道)专人负责机制,通过表彰先进典型、开展成效评估等措施,确保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落到实处。文件实施将为我国2.8亿老年人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助力实现"老有所安"的社会治理目标。(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福星